看了一部「網路上身」(The Net),1995年的電影,記得這部是當時剛竄紅的珊卓布拉克主演的,本來想看的,一直拖到X十年才看,現在想起來就看一看了。
故事是說安琪拉(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飾)是一名系統分析師,也是一位宅女,她幾乎沒在跟人或鄰居互動的,吃東西和享受生活都是使用電腦與網路訂購,某天他收到一位同事朋友寄給她一份磁碟片,這磁碟片裡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待討論,但隔天這位朋友就因飛機失事身亡,而不知此事的安琪拉就去墨西哥渡假,在這裡遇到了一位跟她興趣相投的帥哥傑克,二人一拍即合。
後來發現這傑克目的是想要她身上的那磁碟片,而且想暗殺她,安琪拉雖逃離險境但也撞船被人救上岸昏迷了三天,她回到美國後發現自己的名字與名下財產都被更改,因為沒人認得她,唯一的親人是阿母,阿母得了失智症也認不得她,後來才發現那片磁碟片與某資安公司與網路犯罪組織合作的後門程式,先讓國家資安出問題,然後國家就會買這軟體公司的「守門員」軟體程式,網路犯罪組織就可以輕易走後門去竊取國家機密,安琪拉就是因此遭到犯罪組織的殺身之禍,安琪拉得想辨法脫身,這就是故事大意。
29年前的電影,其實現在來看的話,這部電影已經有點過時了,叫一個現在的年輕人來看這部電影,劇情上一定會覺得有夠老套,會說怎麼可能會這麼簡單就讓你走後門之類的,但當時可是1995年哪,1995年還是我第一次用「撥接」上網去看看聊天室和一些簡單網頁之類的,不像現在人手一機,就等同帶著袖珍型小電腦在身上一樣!
比較訝異的是原來1995年就可以上網訂披蕯和機票了,這點我還真的不知道,那時我對上網的概念幾乎是0,我對上網和網咖的印象是到我當兵退伍2000年的事情,那時去網咖我連怎麼上網都不清楚,還是網咖店員教我的,我那時上網主要目的是看摔角情報,那時台灣摔角迷會把一些摔角中文情報放在自製的網站上,我才開始上網的,那時網速要快就是要去網咖使用ADSL上網,不像現在手機就可上網這麼方便。
這部電影雖然過時了,不過裡面認資料不認人的情況其實也很寫實,現在數位化時代,如果你單身一人又沒啥交際關係的話,找個駭客把你在社會或國家登錄的名字與身份證字號改一改,你就變成另一個人了,甚至你的病歷原本只是過敏而已,把你的病歷改成糖尿病,給你注射莫須有的藥物,你就會危及生命,這部電影把這點講的挺寫實的,現實上比較可能有把你的病歷真的搞錯,或動錯手術的事發生,所以或許現在這種事比較少發生,但不是不可能。
而電影開頭那位因為確信自己得到愛滋病自盡的國防副部長,其實他就是反對使用「守門員」這個軟體的,然後犯罪組織就改他的病歷,讓他確信自個有愛滋病,然後自盡(其實他沒得愛滋病),當時愛滋病是沒得救的(現在記得服藥就可以控制了),而安琪拉會那麼容易被帥哥給攻陷就是因為她的生活都在網路上,所以她在網路上所說的話、喜歡的東西和一些對話歷史,都被敵人掌握了,所以傑克很容易利用安琪拉喜歡的東西來接近她,也真的成功了。
這就是一部網路犯罪電影,雖然過時,但29年前的東西拿來現在看,有些東西也不過時,也就是個人資安問題一定要做好,網路上要買東西或使用銀行帳號之類的,一定要裝防毒軟體之類,還有不要去莫名其妙的網站亂登錄你的信用卡帳號或個資之類的,要不然被盜用就真的很麻煩,片中的安琪拉是對電腦資訊很有一段,所以她能反攻成功,而傑克和盜用安琪拉身份的人,最後也都斃命了。
↑這位就是開頭自盡的副國防部長,當年很容易把同志與愛滋病畫上等號,這部電影也是如此,會讓孩子玩任天堂與SEGA遊戲,真的是好父親。
↑當時的電腦遊戲的確是像這樣,我有去死黨家玩過德軍總部,我看到頭暈…
↑現在的人還會知道這是什麼玩意嗎?
↑原來1995年就可以線上訂披蕯了,我一直以為是網路普及後才開始的
↑當年的珊卓布拉克也是很美的
↑早年從高空摔死的畫面都拍的特別好,現在大部份都特效了
這部電影接近二個小時,故事說的其實不算精釆,而且有點冗長,但拿當時剛起步的網際網路當題材有意思,裡面一些東西可能資訊科的人看了才會懂,我們這種外行人會看的頭暈,當年的珊卓布拉克演技還比較生澀,跟後來得了影后時期相比,真的有段差距,不得不說,演技也是慢慢磨出來的,整部電影大概只有她被抓入牢裡打電話給她失智母親請她作證那段有顯現出情感演技的潛力,其他部份就一般了,就單純看明星光環而已,畢竟前一年她與基哥的捍衛戰警實在太紅。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艾文溫克勒(Irwin Winkler),成本二千二百萬美金,全美票房五千萬美金,全球票房一億一千萬美金左右,看來也是賺不少,這部電影應該是對我這種有經歷過撥接時代網路的人比較有吸引力吧,現在的年輕人來看這部電影,可能就是考古向了,經歷過29年的網路世界,這個社會真的進步了不少,以前上網的撥接聲我現在還記憶猶新呢,還常斷線哩,還是幾K在跑的…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