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之間在臉書上看到有人PO了一篇文章,有很豐富的資料,可以讓摔角迷多了解摔角與格鬥技一些情報與歷史的事,經作者同意,本人轉載一下~~原文出處是這裡:Hail to the Quiff (不詳之子) 轉載文章內容以下:
1954年12月22日,藏前國技館。被譽為「昭和之巖流島」的世紀一戰。
擂台中央,木村政彥倒臥在血泊中不醒人事。牙齒斷折、眼瞼裂傷。一旁的力道山高舉雙手,繞場接受勝利的榮耀。始終敬木村政彥如長兄的大山倍達,待在場邊難忍滿腔怒火,直欲衝上台與力道山當場較出高下。叫罵、怒吼與掌聲不絕於耳。
稱霸日本柔道界十五年間無敗,史上最強的柔道家木村政彥;
巨人馬場與豬木皆出自其門下,日本摔角界的開拓者力道山;
隻手開創出極真實戰派空手道,享譽海內外的巨匠大山倍達。
三位留名青史的武術界巨人,他們的命運在這一晚短暫交錯,又各自奔向混沌不清的未來。
一、
「木村之前無木村,木村之後亦無木村。」
這句名言出自「講道館四天王」富田常次郎之子、以另一「講道館四天王」西鄉四郎為靈感的小說《姿三四郎》聞名於世,本身亦是柔道五段的直木賞作家富田常雄之口。木村政彥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史上最強柔道家,以其蠻幹苦練的狠勁與眾多佚聞血戰,贏得「鬼之木村」美譽而留名後世。
1917年出生自日本九州熊本,木村政彥幼年時便因幫助父親工作,在加勢川的激流中以竹簍淘取細石,因而鍛鍊出強勁的下盤功夫。他一板一眼的苦練精神也早從童年時期便可瞧出端倪,十歲幼齡拜入竹内三統流柔術道場門下起,便每天練習長達五小時之多,在揮汗如雨間紮下了良好的根基。
十五歲時,木村政彥便已直升講道館四段,並以主將身份率領舊制鎮西中學一舉摘下全國大會優勝,大名響遍日本各地,享有「熊本的怪童」、「九州的怪物」之美名。而同樣出身舊制鎮西中學,明治神宮大會三連霸、全日本選士權二連霸,可說是日本當時最強柔道家的牛島辰熊,正於拓殖大學擔任柔道師範;他也因此相中這位年輕後輩,收他為入室弟子,召他至東京自宅的牛島塾進行嚴格鍛鍊。
1935年,在講道館的昇段審查中,當時木村政彥一連戰勝八人,最後力盡而敗給第九人,而因技量拔群順利昇級,晉升為史上最年輕的柔道五段選手。當晚他興沖沖地向師父報告這項喜訊,卻反被狠狠教訓了一番:「比賽與互相廝殺無異。你雖然戰勝了八人,最後卻喪命在第九人手上。」讓木村政彥聽了有如當頭棒喝,在心中暗自立下要比他人更努力三倍的信念。
此時木村政彥的練習量已直升至每天十小時之多。不只參與拓殖大學校内練習,他更外出前往其他大學柔道部、講道館、警視廳乃至於與皇宮警察交手。長時間毫不間斷的舉重訓練、蛙跳一公里、多達一千下的伏地挺身,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入夜之後,他則效法師父牛島將腰帶纏上大樹,一天練上千次摔投技,一棵大樹便在他千錘百鍊間因此枯萎死去。
苦練成痴的他就連睡眠時間都覺得太可惜,不僅將每天睡眠時間壓縮至短短三小時,睡眠中還不忘進行想像訓練。在柔道之外,他也前往松濤館與剛柔流的空手道道場拜師學藝,五百下巻藁正拳突刺是他每天必習的日課,從中苦習打擊技巧並加強組手握力。
師徒倆同樣如修羅惡鬼般的求勝精神,也讓木村政彥繼承了師父牛島辰熊的稱號「鬼之牛島」,化身為日後的「鬼之木村」。
二、
自1936年以主將身份率領拓大預科,在學生柔道團體戰最高峰的高專柔道大會上摘下全國優勝以來,才不過弱冠之齡,木村政彥就已先後達成全日本選士權三連霸的偉業,揭開不敗傳說的序幕。1940年,為慶祝神武天皇即位2600年而在皇居舉辦的天覽武道大會中,出場的木村政彥更在五場比賽中皆以全勝之下奪冠,決勝賽不過區區42秒便決定勝負,展現出壓倒性的強大。
1942年雖因二戰爆發而被迫遠離柔道賽場,戰後重新舉辦的1949年全日本柔道選手權大會上,其他選手無不以打倒木村為目標埋首苦練;當時為養家活口而在黑市東奔西跑的木村政彥雖然練習不足,依然勇奪冠軍寶座,絲毫看不出經歷了多年的空白期。
木村政彥賴以成名的「腕緘」絕技──將對方手臂反折以至脫臼的關節技──此時也已練至爐火純青,不論寢技、立技或是組手間使出都萬無一失、當者披靡。而醉心研究的木村政彥也在當時率先開發出利用對手道服與色帶將手腕綁縛壓制的技術,時至今日已成為柔道比賽中寢技交戰的必備技巧。
身高170公分、體重85公斤,木村政彥在當時柔道界中絕對稱不上是體格出色,但他在腕緘之外,更以通常由高大選手所擅長的大外刈一一過關斬將。相較於一般普遍使出的大外刈,木村政彥更是深深切入對手懷裡,握住道襟的右手如空手道正拳般向對方下巴招呼,腳踵好比利刃似地向對方腿肚劈落,再一口氣將敵手直直往下重摔,破壞力不可同日而語。
在講道館的外出練習中,敗在木村政彥的大外刈與腕緘之下,因此腦震盪與脫臼者層出不窮,甚至導致高層下令禁止他使用這兩項得意絕技,其威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木村政彥當時更立下死志,揚言:「一旦落敗,便當場切腹自殺。」全日本選士權的前一晚,他手握短刀進行切腹的練習,在小腹上劃出道道血痕,再帶著必死的決心踏上賽場。落敗即與死無異的精神,木村政彥實是承繼自恩師牛島辰熊。1934年第二屆天覽試合上,牛島辰熊因罹患肝吸蟲病而驟減九公斤,連走路都走不太穩,健康狀況不佳的他終於敗下陣來。當時他便信守承諾,宣佈從此引退。
而遵循師父的教誨,視死如歸的木村政彥終究達成了十五年間無敗的空前勝績。
三、
二戰之後,為推動日本的民主化、抹去軍國主義色彩,佔領日本的美國GHQ下令禁止柔道,並從學校教育中將其排除,統領日本國內武道團體的大日本武德會也遭到解散,走入柔道界最黑暗的時代。從戰場上返鄉的木村政彥,徒留柔道冠軍頭銜卻無法養家活口,只得充當黑市商人、保鑣來混口飯吃。
因應GHQ的打壓政策,日本柔道總本山講道館於是將柔道全面體育化,改造為適合男女老幼從事的全民運動,終於在1950年成功重返日本校園。在柔道體育化的浪潮下,時運不濟的柔道家們推舉牛島辰熊為首,群策群力成立了國際柔道協會,旨在復興柔道原本的武道色彩,同時也是有意幫助生活貧困的柔道家謀生,而開始籌措柔道的全面職業化賽事。
重奪全日本柔道選手權冠軍的隔年,木村政彥拒絕了內定好的警視廳柔道師範的鐵飯碗,跟隨師父牛島辰熊一同投下甫創立的國際柔道協會旗下,與山口利夫、遠藤幸吉等柔道家聯手致力於推動職業柔道。
自1950年4月16日的東京揚旗戰以來,國際柔道協會遠至靜岡、北海道等地巡迴,不乏在比賽現場邀請觀眾上場與木村政彥打獎金擂台賽,更在比賽中間加入歌舞表演,或與電影《春之潮》展開合作宣傳,奇招盡出卻依然無助於吸引觀眾進場。成立不到半年,票房不振之外,贊助商也抽足退出,陷入連選手薪資都付不出的窘境。
正於此時,依然未嘗敗績的木村政彥也面臨了妻子斗美飽受肺病所苦的現實難題。國際柔道協會長期積欠薪資之下,亟欲賺取妻子治療費的木村政彥私下接受邀請,半夜脫逃至夏威夷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柔道巡業,以換取高額的報酬。旗下其他主力選手也跟隨木村政彥的腳步,一一退出國際柔道協會,迫使它走入解散。
就在夏威夷,阮囊羞澀的木村政彥遇上了與柔道有著幾分相似,同樣以摔投技取勝、還能賺進大筆鈔票的表演生意:職業摔角。
四、
打擊技、摔投技、關節技三者並重的綜合格鬥技(MMA,Mixed Martial Arts)今日已盛行全球各地。近代綜合格鬥技的歷史最早雖可回溯至八零年代由前田日明、初代虎面佐山聰所率領的第一次UWF摔角,以及佐山聰於同期創立的綜合格鬥技團體修斗;但綜合格鬥技真正襲捲全世界,卻是要等到1993年舉辦的UFC第一次大會。
UFC第一次大會(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上邀齊空手道家、拳擊手、相撲選手、踢拳手等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方高手,以盛大場面舉辦了異種格鬥淘汰賽,最終勝出的卻是當時沒沒無聞、身材體格也稱不上出色的巴西柔術家霍伊斯格雷西(Royce Gracie)。在這場大會的三場比賽中,他加起來總共只花了五分鐘就贏得勝利,日後共接連奪下三次冠軍。
話說從頭,UFC本是發源自巴西柔術。其靈感來自格雷西家族所炮製的一連串影片,在影片中顯示巴西柔術學生如何一一擊敗空手道、中國功夫、踢拳高手。UFC創始人Art Davie看過影片後靈機一動,心想:「何不邀請受過不同武術訓練的名家齊聚一堂、同場較勁,看看究竟是誰技高一籌?」於是他向格雷西家族第二代長子侯里昂格雷西(Rorion Gracie)提案後獲得首肯,兩人聯手才催生出UFC大會。
筆下寫過《現代啟示錄》、曾執導《王者之劍》的知名編導約翰米遼士(John Milius),自身也曾拜在格雷西柔術門下,更點頭答應擔任UFC創意總監,設計出如今已名聞遐邇的八角形鐵籠擂台,在草創時期協助UFC成長茁壯。身為UFC的共同創始人,侯里昂格雷西欽點弟弟霍伊斯格雷西代表家族出賽UFC。他在擂台上一一打敗體形更加高大的選手而接連奪冠後,在全球各地捲起一股格雷西旋風。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日本也引進了巴西柔術的「Vale Tudo」大賽(意指「一切有效」,幾近毫無規則限制),於1994年起舉辦Vale Tudo Japan大賽,前兩屆均由格雷西家族中號稱「生涯四百戰無敗」的希克森格雷西(Rickson Gracie)連霸。在1997年創立的日本綜合格鬥技大賽Pride上,希克森格雷西依然難逢敵手。
五、
在當時方興未艾的綜合格鬥技界中,專攻寢技與關節技的格雷西巴西柔術頓時成為主流顯學,顛覆了原本鼓吹打擊技最強的世間定論;但追本溯源,巴西柔術最初其實是脫胎自柔道。
1904年,在「講道館四天王」之一的富田常次郎率領下,講道館派出前田光世、佐竹信四郎等弟子所組成的柔道使節團,赴美進行柔道推廣運動。為賺取旅費兼之推廣柔道,講道館眾弟子巡迴美國各地,與拳擊手、摔角手等進行無數場異種格鬥戰。然而在老羅斯福總統面前舉辦的白宮柔道比賽中,團長富田常次郎卻敗給了體重高達160公斤的巨漢摔角手。
為了一雪敗戰恥辱、重振日本柔道威嚴,前田光世獨自留在美國,提出一千美元賞金徵求挑戰者,環遊美國全土舉辦異種格鬥戰。轉戰古巴、墨西哥、歐洲各地後,他終於抵達巴西,期間穿著柔道服的比賽據稱已累計一千戰以上無敗。在1917年,十四歲的卡洛斯格雷西(Carlos Gracie)在觀賞過前田光世的柔道表演後,拜入前田光世門下學習柔道。
卡洛斯日後又將柔道轉授三名弟弟,然而最年幼的弟弟艾里歐卻因體弱多病而未能得到長兄傳授,只能待在場邊觀看哥哥們訓練。沒想到日後反而是這位艾里歐格雷西(Helio Gracie)在克服健康問題後最得長兄真傳,開創巴西柔術而從此發揚光大,成為一代柔術宗師。近代在綜合格鬥技賽場上揚威成名的希克森格雷西、霍伊斯格雷西等,都是艾里歐格雷西之子。
但巴西柔術與本家柔道之間的難解緣份,並沒有只在前田光世身上畫下句點。
六、
1951年,木村政彥與山口利夫、加藤幸夫接受聖保羅當地報社招待,前往巴西表演摔角之餘,更在當地進行柔道指導與昇段審查。其中本家柔道代表加藤幸夫與巴西柔術宗師艾里歐格雷西,在巴西柔術的規則下先後進行了兩場比賽,第一場兩人難分高下,第二場則由艾里歐以絞技取勝。
一個月後,木村政彥為替同儕雪恥,在包含巴西總統在內的三萬名觀眾環繞下,與艾里歐決一死戰。艾里歐更在賽前特地準備好棺材,以示必死的決心,但依然不敵史上最強柔道家木村政彥的得意絕技。過肩摔、內股、掃腰、大外刈、大內刈層出不窮,但因地面護墊太過柔軟,摔投技並未對艾里歐造成傷害。木村政彥最終以大外刈將艾里歐摔倒在地,一記腕緘將其左臂硬生生往後扳。
骨頭折斷的清脆聲響,在鴉雀無聲的會場中迴盪。
即便斷肢殘臂,僅剩隻手的艾里歐仍然堅拒投降,咬牙任由木村政彥繼續鎖緊他已經折斷的左臂;但場邊助手察知狀態危急,只得丟入毛巾結束這場死鬥。木村政彥多年後回顧此戰:「他真是一身鬥魂,即便折腕碎骨亦要再戰。我雖然贏了比賽,但論及對比賽的執念,我實在遠遠不及。」
高壽九十五歲才撒手人寰的艾里歐,生涯中還曾與矢野武雄、富川富興、小野安一等其他日本柔道家對戰過,但從未落敗。他在晚年表示:「我僅有一次在柔術比賽中吃下敗仗,對手是日本的偉大柔道家木村政彥。跟他之間的比賽是我生涯中無法忘懷的屈辱,也是我的驕傲。」
而自此驚天地泣鬼神一戰後,木村政彥的必殺技「腕緘」在巴西、美國等地因而被冠上木村之名,從此改稱「Kimura Lock」,代代傳頌木村政彥的絕世武藝。
1999年的Pride 8大會上,開創近代MMA風潮、享有不敗神話的格雷西家族,數十年來首度在職業比賽中吃下敗仗,震驚全球武壇。日後接連擊敗四名格雷西家族成員、贏得「格雷西獵人」之名的日本綜合格鬥技選手櫻庭和志,當時在霍依拉格雷西(Royler Gracie)身上取得歷史一勝的招數,正是木村政彥打敗艾里歐格雷西的腕緘絕技。
七、
木村政彥在艾里歐一戰後繼續轉戰美國各地,搖身一變為職業摔角手。返國後,他受相撲選手出身的力道山之邀而聯手組成搭檔,於1954年邀請加拿大摔角冠軍組合沙普兄弟(Sharpe Brothers)來日,雙方在日本全國舉辦十四連戰。隨著電視甫於前一年在日本開始播放,由力道山領軍的日本摔角界正好搭上這股熱潮,在日本社會間贏得了巨大關注。
然而相較區區一介關脇力士出身的力道山,木村政彥雖貴為十五年無敗的柔道界英雄,在摔角擂台上卻得屈居配角地位,多半擔任落敗的惡役角色,再由力道山殺將出來拯救他,接受觀眾的英雄式歡呼。對比賽安排大為不滿的木村政彥就此與力道山訣別,設立了自身旗下的摔角團體,人氣卻依然難及力道山。
積憤不平的木村政彥終於在媒體上公開叫戰:「力道山的摔角只是擺擺姿勢的作秀。如果是真刀實槍對戰的話,我絕對不會落敗。」這項報導激怒了力道山,而促成被稱為「昭和之巌流島」一戰。
1954年12月22日,究竟是相撲強、還是柔道勝?吸引一萬五千名觀眾進場,電視、廣播收視聽率100%,各地街頭電視轉播前聚集了數萬人;決定天下大勢的這一戰,卻以預料之外的結果作收。力道山在比賽途中突然以右拳攻擊木村政彥的下巴,接連以相撲張手向他頸動脈上出招,木村政彥倒地後仍連連狠踹其顏面、後頸;被攻得措手不及的木村政彥口中大量吐血,染紅了擂台軟墊,就此昏死過去。
八、
木村政彥慘敗給力道山,究竟是力有未逮,又或是大意中計?
當時在日本社會間雖然仍不為人知,但時至今日,觀眾多半已明瞭摔角比賽早在事前就已於腳本中寫定勝敗;木村政彥與力道山之間的這一戰自然也不例外。長年保持沉默的木村政彥,終於在1983年NHK福岡的電視訪談中吐露真相:在比賽開打前,雙方關係人士都已談妥敲定,這場比賽最終將以不分勝負的平手收場,好在其後展開一連串的全國巡迴對戰,著眼於收進更龐大的票房收益。
提出作假比賽的,正是摔角事業失敗、積欠妻子醫藥費的木村政彥本人。
相較於賽前一個月就開始戒酒、埋首苦練的力道山,對其暗中籌劃毫不知情的木村政彥,直到比賽前一晚都還喝個酩酊大醉,只把這場比賽當作勝負已定的普通摔角賽事來看待。然而力道山早已計劃好要出其不意地「撕毀腳本」,將木村政彥這位柔道英雄踩在腳底下,讓不曾在相撲界闖出名堂的自己,藉此躍升國民巨星地位。
事實上,比賽結果也正一如力道山所預料,讓他在摔角界中從此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另一方遭到背叛的木村政彥則是名聲掃地,在柔道總本山講道館中處於半破門狀態,旗下摔角團體也經營不順,一貧如洗之下只得遠赴海外討生活,最終從摔角界中銷聲匿跡,墜入人生的谷底。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場「昭和之巌流島」一戰終究成了兩人生命中的關鍵分歧點,也在日本近代史上留下無數未解的謎團。
空手道巨匠大山倍達少年時期便因木村政彥於天覽武道大會奪冠而深受感動,仰慕木村政彥之下選擇同樣進入拓殖大學就讀,兩人之間情如兄弟。當晚在場邊目睹前輩慘遭突襲後,大山倍達難忍怒火而衝上擂台,亟欲當場痛毆力道山一雪深仇,卻在周遭眾人阻止下而未果。日後,大山倍達也在路上徘徊,企圖找力道山當面討回公道。
至於當事者木村政彥本人呢?他也無法容忍力道山的陰狠毒計,視這場敗仗為平生最大恥辱,在懷中揣入小刀,有意刺殺力道山來了結這樁恩怨。日後在各自背後撐腰的黑道幫派出面打圓場之下,雙方陣營才終於以金錢達成和解。木村政彥日後自述,之所以在敗戰後還願意與力道山和解,無非是為了籌措妻子肺結核的醫藥費,才忍辱吞下這口怨氣,妻子也因此救回一命。
妻子性命與畢生恥辱,究竟孰輕孰重?這答案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昭和之巌流島」一戰的九年後,無巧不巧地,權勢薰天的力道山卻在夜總會與小流氓起口角,被對方以小刀刺腹而喪命。
九、
失意潦倒之下,在恩師牛島辰熊親自登門勸慰後,木村政彥於1961年重返柔道界,就任母校拓殖大學的柔道部監督一職。他率領原本萬年墊底的拓大柔道部於1966年全日本學生柔道優勝大會中奪冠,並培育出日後稱霸全日本選手權的弟子岩釣兼生。或許是為了一雪過往敗戰恥辱,木村政彥更於1976年派岩釣兼生進入全日本摔角,欲與力道山之弟子巨人馬場一戰。
木村政彥與岩釣兼生師徒兩人,當時特地進行一天長達七小時的秘密特訓,內容除柔道之外,更包含空手道、拳擊與針對腿部關節的關節技(在柔道比賽中禁止)。加盟摔角界一事最終雖因雙方條件談不攏而作罷,卻因代師復仇的出發點而被譽為「昭和之忠臣藏」事件,成為柔道界的傳說。
長達十五年無敗,柔道、空手道、拳擊兼修,與艾里歐格雷西一戰更可視為今日綜合格鬥技之先驅,木村政彥所留下的無數武勇傳,讓他被後世推崇為史上最強柔道家。木村政彥終其一生只輸過四場柔道比賽,全發生在1935年;當時他才十八歲。柔道史上堪與他相提並論的對手,恐怕唯有洛杉磯奧運金牌得主、四度世界選手權冠軍、全日本選手權九連霸,引退前創下203連勝紀錄、與外國人選手對戰生涯無敗(116勝3和)的山下泰裕。
但曾親眼見識過木村政彥壓倒性實力的無數柔道家,諸如廣瀨巌、松本安市、早川勝、Doug Rogers,乃至於愛徒岩釣兼生、藏本孝二與一代空手道宗師大山倍達,無不異口同聲表示,山下泰裕等後輩柔道家與木村政彥之間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計,別說撐不撐得了三分鐘,可能就連年過半百的木村政彥都打不贏。不管是立技或寢技,世上無人擋得住木村政彥的腕緘一擊。
但或許是曾遠離柔道賽場,途中先參戰職業柔道、再跳上摔角擂台,因而被打上邪門外道的烙印;木村政彥自三十歲晉升七段之後,至死都不曾被講道館往上昇段,也沒有被引入柔道殿堂。其師牛島辰熊也面臨了同樣的下場。
渡過榮光的前半生,就因為僅僅一次的大意落敗,讓他從此活在陽光穿透不進的深深海底。
十、
「昭和之巌流島」世紀一戰遺留下無數謎團,也因此成為後世騷人墨客筆下的絕佳題材,梶原一騎所著漫畫《極真派空手道》便是其中代表例子。
直到高專柔道出身的作家增田俊也於2008年在ゴング格鬥技雜誌上展開長達五年的連載,將耗費十八年的追尋探訪全化為文字,悠悠寫下厚達七百頁的非文學大作《為什麼木村政彥沒有殺了力道山》。書中透過木村政彥的視點檢視這場死戰疑雲,緻密描繪出木村政彥波瀾壯闊的一生,並接連摘下大宅壯一Non- Fiction賞、新潮Document賞,才終於揭開了這層神秘面紗。
木村政彥終生對這場敗仗難以忘懷,直至1993年以七十五歲高齡因癌症去世沒多久之前,他仍在訪談中咬牙道:「那傢伙是個卑鄙的男人,所以我才殺了他。殺了力道山的不是流氓,而是我。我在腦中書寫著死亡的咒語,奪去了他的性命。」
這是力道山過世三十年後,從木村政彥口中所吐出的話語。
【資料來源】
◆日文Wikipedia
◆英文Wikipedia
◆電視紀錄片《你知道木村政彥這號人物嗎?》君は木村政彦を知っているか
(2000年,TV東京)
◆豬瀨直樹《關於永不枯萎的殺意》枯れない殺意について
(週刊文春1993年5月6‧13日合併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