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早上先去吃碳火麵當早餐,接著去漁光島看看海,然後肚子怪怪的,剛好旁邊有廟想去借個廁所,但有個傢伙比我早一步先進去,然後我等了很久他都沒出來,我只好忍耐一下去更前面的活動中心清一下肚子,呼,真的是得救了,接著就往市區出發了,我想去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看「臺灣鬼怪文化特展」。
因為早上九點才開門,我先去隔壁的中西區圖書館看一下報紙到九點才入門,它的展期是2018年3月28日至2019年的2月24日。參觀時間:週二~週日 09:00~18:00。官方網站請點這裡
走進去後,我想跟旁邊的林投姐人牌拍照,熱心的工作人員還幫我喬站牌喬好久,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也很感謝他就是了。接著就開始進去走走逛逛啦,喔喔,原來台灣之前的雅稱叫做「鯤島」呀,而且我們得知的一些傳說妖魔鬼怪的故事都是記錄在古老書冊當中,這些記錄都來自17世紀~20世紀的各種古文書,但大都是漢人、日本人、西方人等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描述的,還有些是認為台灣這種偏遠的小島,不會有人來,所以就編造了一些鬼怪故事流傳至今,結果說故事的人似乎也自個沒來台灣~~,反而台灣的主人-「原住民」都沒留下所謂怪異的傳說故事。
在我小時候,我最常聽到的鬼怪故事大概就是 水鬼、林投姐、虎姑婆、地牛 等等。到了開始上小學、中學時,因為港片的關係,接觸到了殭屍、妖怪之類的話題,到了現代,就是啥吸血鬼、狼人、喪屍之類的東西,台灣的鬼怪傳說都幾乎被外來種給覆蓋過去了,看看人家國外可以把自己國家流傳的鬼怪傳說給「活絡化」,用來編寫故事、電影、影集等等造成大紅大紫的話題,也幫自己的國家宣傳出去了,反觀台灣呢,有沒有呢?有喔~~有小說、有新聞、還有說唱的,個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台灣動畫「魔法阿媽」了,這部電影在這個展也有播出部份片段,但下場就是被「怪力亂神」給扼殺了。
說真的,我沒來這個展之前,我也只知道台灣的鬼怪傳說有 虎姑婆、水鬼、地牛之類的,但來到這裡逛了後才發現原來台灣的鬼怪傳說也不少嘛,而且還有台灣鬼怪文學作品,也有看到台灣鬼怪的介紹圖鑑(裡面還有能力圖),還有影音互動區,也有以精神層面來解說鬼怪的傳說和生於社會結構的妖怪,也有講解原住民各族對於死後世界的認知是不同的。
也是來到這裡後,我才知道現在人家說台灣是「寶島」、「鬼島」,還有另一個雅稱「鯤島」,還有人稱為「魔島」哩,以上這些妖怪製作成RPG遊戲的話,感覺會很有意思,聽說手遊遊戲有出類似的遊戲,但個人不玩手遊,所以也不大清楚,以下相片就參考一下,說明看板的部份我大致上都拿掉了,只留下圖文說明的圖,有興趣的話,來台南可以排一下時間去走走,了解台灣的鬼怪傳說文化喔~
以上,原來台灣還真的有不少的妖怪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