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角漫談】之從偶像文化中學習的東京女子職摔(上)
東京女子職摔這個團體是在2013年9月底揚旗,以歷史來說並不長,但其獨樹一格的路線,再加上有不少外型出眾的選手,確實吸引不少摔迷前往觀戰且相當有人氣。這樣的東京女子在一開始發展得並不順遂,是在透過偶像文化來學習之後,才逐漸步上軌道,接下來小編就要與大家分享她們的心路歷程,由於篇幅較長會分成三次介紹。
- - -
今年1月4日的東京女子職摔後樂園會館大會中,在壓軸戰首次奪得單打王座Princess of Princess腰帶的辰巳梨香說,想讓團體變得「像披頭四一樣」,就算不知道歌名,世界上任何人都一定有聽過他們的歌,是想要像那樣廣為人知。職業摔角手與格鬥家經常會以「想要不輸給棒球或足球選手,變成那麼有名。」來表現,對辰巳而言所謂的“主流”卻是音樂人,因為她的思考基礎是建立在音樂上。
曾經在長野當上班族的辰巳,是在音樂團體DPG的甄選中合格,才會前往東京發展。當時參加的企劃正好與DDT職摔有關聯,成員之中也有職業摔角手,在DDT的比賽會場第一次看到的職業摔角深深吸引了她,於是加入了同系列的東京女子,這是在2013年團體正式揚旗前的事。
「看了職業摔角會喜歡是因“熱血”的部份,這跟我喜歡的THE BLUE HEARTS與桃色幸運草Z很像的感覺。」。最初東京女子是個只有新人的團體,並沒有既存的明星選手站在王牌的位置,缺少能做為範本的對象,選手們只好自己去摸索,且不斷嘗試錯誤,但也因此成為容易發展個性的環境。
在DDT旗下的東京女子,教練指導的技術是男性形式,不過日本的女子職業摔角是擁有獨特的風格與文化,為了不讓選手們感到混亂,並創造出獨自的色彩,團體採取了鎖國政策。即使邀請其他團體所屬或自由籍選手參戰,也是僅此一次的來賓,且不會以交流戰和對抗戰來炒熱氣氛,社長高木三四郎表示是靠著這樣「培育出只有這裡才看得到的職業摔角」。
辰巳剛出道時的比賽,任誰看來都不太高明,初期的賽事由於選手人數較少,於是便與偶像的演唱會一起舉辦,這反而成為了一種特色。雖然是在偶像們的粉絲面前打比賽,但東京女子有種“以長遠的眼光來守護選手們成長”的氛圍,擔任事業部長的甲田哲也這麼說。
「是覺得與偶像文化有共通點,最接近的部份就是看她們逐漸成長。東京女子揚旗時,女子職業摔角界之中有許多資歷20年以上的選手很顯眼,不過這個團體是要展現出剛出道的選手,逐漸成形的模樣。新人不成熟的地方並非只是缺點,而是能從這裡去確認是否有成長。現在也是相同的,年輕選手不是“二軍”,且不如說她們才是主角。」
如果說專業藝人是提供完成品,偶像就是把未完成的部份呈現出來,並讓大家看到成長的劇情,東京女子也一樣。甲田本人是偶像的粉絲,團體揚旗前就學習過關於各種女性運動與娛樂相關的事,在拜訪女子格鬥技、女子職業棒球等會場時,發現最能用來做參考的就是偶像的世界。
「展現成長也是如此,物品販售(包含隨著周邊販售進行的簽名會、攝影會)一樣是從偶像的世界學習,在那之前一直對於“買了商品會獲得怎樣的服務”,這樣的規則漫不經心,是有在這部份做了加強。」。選手在販售周邊時,購買的摔迷會詢問是否能簽名、拍照,答不答應要看選手本人的意願,是將這樣的文化轉變成偶像的物品販售系統,甲田認為這是近年女子職業摔角最大的變化,在攝影會跟摔迷使用拍立得來拍合照也是從東京女子開始的。
「東京女子與偶像的演唱會一樣,物品販售亦是構成現場表演的重要部份。」最初甲田並沒有信心,畢竟比賽的激烈程度和招式的種類,是無法跟以往的女子職業摔角比較,就算這樣還是刻意不去做修正。
「雖然這麼說可能會被罵,但一開始是想“摔迷為什麼會來看這種水準的比賽啊?”(苦笑)。正因為是全新的事物,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才會有趣,或是怎麼樣才是正確的,所以沒有制定方向,無論這樣是好是壞,以結果來說是成為不被傳統束縛,擁有自由的團體。現在能說的是東京女子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選手可以自由且快樂地打摔角。」(續)
回顧總整理:https://goo.gl/3gdkbr https://goo.gl/tVgGw4 https://bit.ly/2UfLwid
圖片出處:http://bit.ly/3rnzYrI
內容出處:http://bit.ly/39PMI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