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三),這天公司仍放長假中,早上騎噗噗去高雄,先把姐拜託我買的貓飼料拿去給她,然後我就先行去高雄科工館看這次的兵馬俑展,會知道這個展也是跟公司裡的同事們聊天時知道的,我拜託她們從學校幫我買一張160元的優惠票。日期是從2012.11.17~04.07 止。網址這看這:
大約十點多到科工館,一進去後發現有老師帶著一群小鬼們在底下準備造反了,感覺不對,立刻先衝上六樓兵馬俑展內,一切說明先不看,直接先拍照,拍完照後再回頭從最前面看起,此時造反的小鬼已入場了,我就不用跟他們為了拍照擠位啦~~哈哈~
入內就看到一尊秦始皇像,然後有開始說明秦始皇的生平和秦朝的各項制度:官階製度、車衡量、長生不老、焚書坑儒的說明,而且都有使用影音說明,很容易懂。而且還有說明兵馬俑的製作方法和說明,我原本以為是一體成型的,原來是分開製作的。請看下圖
↑塑形:兵馬俑製作過程中,俑體是分開完成的,可分為頭、頸、手臂、手掌、身體、腳和足踏板等七個部份。依部位不同,有的直接用泥條或泥片塑形、有的用模具壓製而成。
↑素燒:組合完成後,待泥乾後送入陶窯中烘燒,陶匠們會在泥土較厚的部份留下通氣孔,讓內外受熱比較一致,使陶俑不易產生變形,如受熱不均勻,有時會出現黑色或外黑內紅的現象。
↑上色:兵馬俑在出窯後一件件由陶匠以手工彩繪上色而成。秦俑彩繪是由褐色有機底層和彩色顏料層構成,主要有紅、藍、綠、紫、黃、黑、白等。多為天然礦物質材料。其中的紫色被認為是人工製造而成,因這種紫色顏料目前在天然界未發現。
↑組裝:陶俑的組裝方式,是由下而上逐步疊塑成型,即先製作方型的腳踏板,在踏板上堆泥塑造雙足及腿,然後用泥條盤築法製造中空的軀幹,在軀幹的兩側貼接雙臂。頭和手單獨製作,再與軀幹、雙臂套裝成一體,模子製成後再進行細部的修整。
此外還可以看到弩兵俑、車兵俑、步兵俑的兵俑和說明,原來車兵上還有長戈和弓手互配,步兵還有分穿鎧甲的重兵與輕裝的輕兵,這邊都有影像說明。接著還可以看到秦皇禮車的兵馬俑,還有分一號車與二號車,還有各馬車的部份圖解說明,也有互動影視可以點選。(這個馬車在神鬼傳奇3的電影有看過)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秦朝時的地磚與當屋瓦的瓦當。再來到咸陽宮,裡面有3D影像還有麥克風,你可以透過麥克風問他「為什麼要建兵馬俑」和其他問題,3D投射影像會真的回答你~
接著就是到驪山秦陵了,這裡有穿著金縷衣的秦始皇(早期某港片就有以此做為殭屍片的劇情),這裡還挺漂亮壯觀的。走出去還有陪葬坑群:車馬坑、馬廄坑、珍奇異獸坑、兵馬俑坑、百戲俑坑、石鎧甲坑各式各類的陪葬坑,這些都是秦皇死後想用來保護他和供他玩樂的用的。
逛到最後,還有問答遊戲可以玩,還可以看到現代製作的兵馬俑創意,還有可以跟著跳舞的影片。逛完了後,此劇也有販賣區,買了本圖像集後,就出來了,走看花的話,很快就出來,倒是可以慢慢觀看此處所設立的影片說明,簡單明瞭,以上也只是說明一小部份。有空的話可以帶小朋友去走走,雖然大多是複製品,但感覺還不致於太差。其餘拍的相片請看下方